电动摩托车撞人轻伤后续如何处置
电动摩托车撞人轻伤,后续根据以下步骤处置:
1.报警并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置。同时,应保护现场,防止破坏证据,为后续的责任认定提供有力依据。
2.与伤者交流并记录信息:在不影响伤者治疗的首要条件下,与伤者或其家属交流,知道伤者状况,并记录下伤者的联系方法、身份信息等,以便后续联系和赔偿协商。
3.配合交警调查:交警到场后,应如实陈述事故经过,配合交警进行事故调查,应提供电动摩托车的行驶证、驾照等有关证件,以便交警核实。
4.协商赔偿事宜:在责任认定明确后,应与伤者或其家属协商赔偿事宜。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赔偿范围包含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成本,与因误工降低的收入等。
2、电动车撞人赔偿标准是什么
电动车撞人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受害者的实质损失进行确定,具体包含以下几项:
1.医疗费:按实质的治疗成本赔偿,确保受害者可以得到准时、有效的治疗。
2.误工费:
受害者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根据实质降低的收入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根据其近期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不可以举证证明其近期三年的平均收人情况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薪资计算。
3.残疾赔偿金:若受害者因事故致使残疾,应根据残疾等级确定赔偿金额。
4.残疾器具辅助费:若受害者需要残疾器具辅助生活,应按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成本标准确定赔偿数额。
5.护理费:护理成本依据护理职员的收入状况或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电动车撞人后法律责任认定
找法网提醒你,电动车撞人后法律责任认定主要依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无过错责任原则:若电动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未遵守交通规则,致使事故发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过错责任原则:若事故双方均存在过错,则依据各自的过错程度进行责任划分。
比如,电动车闯红灯撞车事故中,电动车驾驶员应承担主要责任;若驾驶员存在超速、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在没办法确定事故责任或双方过错程度相当的状况下,应依据公平原则进行责任划分,确保受害者可以得到适当的赔偿。
在处置电动车撞人事故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事故责任得到公正、适当的认定。同时,受害者也应积极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渠道寻求赔偿。